2020年4月,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絲綢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隴明公”平臺成功上線。平臺以信息化手段助推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實現了農民工“線上發薪”。這也是目前甘肅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工作的唯一平臺。運行兩年來,“隴明公”線上監管發薪已超過177億元,被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樣板在全國推廣。
“隴明公”取自“農民工”的諧音,有為“隴原大地”廣大農民工提供“明晰、公開、公正”服務之意,全稱為“甘肅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加大了對全省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監管力度,全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最近,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鎮陳戶村村民李飛和他的5位工友格外高興,之前他們在一個建筑工程項目上被拖欠的3000多元工資終于拿到了手,走了那么多彎路,最終是“隴明公”平臺上的欠薪線索反映渠道解決了他們的投訴。
“隴明公”平臺采用“政府主導、企業投資、市場化運作”模式,著力解決農名工工資“精準發、有錢發、怎么發、發到手”的問題,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易發生拖欠工資的工程建設領域為重點,將用工單位及務工人員基本信息、考勤、工資支付等內容納入平臺實時動態監管,推動按月足額支付工資、實名制用工管理以及農民工工資分賬制管理等落地執行。
為了確?!半]明公”平臺的順利運行,絲綢之路信息港子企業城市大數據公司配強研發團隊、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完善平臺功能升級。2021年“隴明公”平臺共迭代更新達到31次,其中有8次為較大版本的迭代,實名制管理模塊、工資支付監管模塊、根治欠薪線索反映模塊、預警監管模塊、監管APP、農民工APP等諸多功能模塊相繼建成,使得政府監管更高效、企業管理更智能、農民工使用更便捷。同時,聯合各服務銀行不斷完善工資支付功能,探索添加金控模塊,規范銀行工資代發和回執程序,實現“平臺指令、銀行代發、企業記賬”一體化代發薪流程,確保數據不落地、監管有保障。
截至目前,“隴明公”平臺累計錄入項目8099個、實名錄入農民工109萬人、線上監管發薪177.6億元,通過平臺受理欠薪投訴案件17173件。
絲綢之路信息港子企業城市大數據公司董事長劉騫介紹,下一步將持續完善平臺監測預警功能,針對工資支付和欠薪情況,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實現異常情況及時預警研判和防控處置,同時打造線上保函辦理模塊,進一步完善“根治欠薪”工作全流程的線上監管機制。
來源:人民日報